( 二十一 ) 8. 那個年代的新聞工作者不因活命而失節 (下)

那個年代的新聞工作者不因活命而失節

《我的記者生涯》讀後心得(二)

                       江樺

  《我的記者生涯》融匯了許多「立志、求學與做事」的哲理格言,透過文字.我們看到了

一個成功者的藝術境界。《我的記者生涯》的第八篇是《「良將不因怕死而逃命,記者不因活命

而失節」》,作者回憶他被邀乘搭菲軍艦採訪與報導美國主導的東協七國軍事實彈演習。

      作者同時道出,被邀採訪軍事實彈演習的記者,若要搭美軍偵察機在上空瞰視演習,上機

之前被自願地先立下生死狀,約定生死自負。美軍對採訪記者的態度是: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你死你賤,與我無關。美國人草菅人命,聯合國憲章所不容也,因此,作者嘆曰:「美國每每自

詡是捍衛人道主義的國家,一向斥責他國沒有人道,卻實際不知自己面長,比馬猶甚。」

    作者從事新聞工作,能夠做態度認真、忠職守責,所以他「以磨杵成針的毅力」,立下「生

死狀」,「把寶貴生命冒險賭上」。

    洪文先生他們這一個世代雖說是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但,在那戰爭年代,他們大多數

是生活在大後方,因此,震耳欲聾,隆隆的炮聲只有在電影院裡才能聽到。「美軍旗艦甲板上炮聲

隆隆,震耳欲聾,正甲板下招開記者會。記者一聞炮聲急如熱鍋上螞蟻,惶惶不安,艦長見狀急

發棉絲塞耳,記者還是驚慌失措。」美軍艦長目睹即以調侃口吻譏諷:「良將不會因怕死而逃命,

如此妄自菲薄,焉能打仗」,作者和其他記者聽後,「立即棄掉塞棉,還以顏色:『記者不會因活命

而失節』,甲板上炮響依然,記者會照開不誤。」

    作者只要了一百五十多字就描繪出上紀五、六十代華僑報紙記者的操節。

    西方新聞界自詡記者、編輯為「無冕皇帝」,意思是說記者、編輯享有淩駕於社會之上的特

殊地位,因為他們稱新聞界在民主社會中應當扮演第四權, 「無冕皇帝」的意思是說,雖然沒有

被加封官銜,但也是一個高官。稱記者、編輯為「無冕皇帝」,其含義是記者和編輯雖然沒有具體

職務,但是在新聞活動中卻處處高人一等。

    在20世紀的中國,記者與編輯不是「無冕皇帝」,但他們不會因活命而失節。此間有些社團

常在九月宴請此間華文新聞工作者,雖說,這些設宴的社團可能知道九月一日是記者節,但他們可

能不知道當年的新聞界為何把九月一日定為記者節。

      江蘇鎮江的《江聲日報》經理兼主筆劉煜生在1933年1月21日,被江蘇省主席顧祝同下令

槍決。消息一傳開後,隨即引發了全國各地舉行追悼劉煜生大會,聲討顧祝同的罪行,電請中央將

其撤職查辦並採取切實措施保障新聞記者的人身安全,落實「訓政約法」所規定的言論出版自由。

全國律師協會也通過決議,呈請司法部指定審判機關,對顧祝同提起控訴,以維法律。輿情洶洶,

難以平息,朝野上下的壓力越來越大,國民黨當局不能不作出一點表示。於是行政院在1933年9

1日,發出《保護新聞事業人員》的通令。1934年8月,杭州新聞記者公會向全國新聞界發出

通電,倡議定9月1日為記者節,全國新聞界給予響應。是年9月1日,杭州、北平、南京、長沙

、青島、太原、廈門、綏遠等地的新聞界,分別舉行各類慶祝活動,有的報紙還休業一天,以示紀

念。從1935年至1949年,「九.一」記者節都得到全國新聞界的承認,每年這一天,新聞界都要

開展有較大影響的活動。

      每逢九月,此間的團體設宴招待華文媒體,往往是當年設定記者節的原意背道而馳,最令「

不會因活命而失節」的記者怒髮衝冠的,是幾年前竟有人為文向團體討吃。

      新聞工作者在記者節過後步馮驩之後塵,唱彈鋏歌,這在第一次厄沙革命以前的菲律賓華僑新

聞界裡,肯定不會出現的。

      已故名報人於長庚說過,厄沙革命以前的菲律賓華文新聞工作作者是受華社尊敬的,莊文成也

回憶說,五、六十年代的華文新聞工作作者是有理想和責任心的。《我的記者生涯》的作者洪文就是一位有理想和責任心的,不會因活命而失節的新聞工作者。

Hits: 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