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 2. 灵 柩 不 是 棺 材 (二之二)

柩不是棺材(二之二)

入殮前叫棺材,入殮後曰

「入土為安」是喻人子以孺慕之心,安葬死去的長輩,也是古今恆久不變的規矩,安能不遵而廢。人死後要埋入土中,死者得其所,生者覺心安。

埋入土中必先把屍體裝入棺材封釘;已入殮的棺材稱為「柩」,不叫棺材。不要混亂誤用。名詞必定有其出處,有其根源,如果把不正確的名詞錯誤地傳開,越傳越錯,變成訛誤相傳;指鹿為馬、以白為黑、指著禿驢呼和尚、這種顛倒是非的事情屢見不詳,料因於忽忽粗心所致。

      屍體在曰「尸」、在棺曰「柩」、人活棺封曰「壽」、小棺外套大棺叫「槨」、薄版棺叫「櫝」,小心張公帽戴在李公頭上。

     「棺材」與「柩」兩詞的基本分別容易辦正,前者只是「裝入死人用的工具」;後者「尸體已裝入棺內」。反正「棺材」裡面沒有屍體;「柩」棺內有屍體,兩者根本不同意涵,千萬辨認清楚,小心張冠李戴。

     「尸」指死人軀體還陳留在上,尚未移屍入殮於棺中。尸體通常在床陳留八小時,等待買棺材移屍入殮。鄉下買棺是遙不可及,迫不得已而停屍不移。華僑社會最近亦東施效顰。人過世後,在醫院病仿效鄉下停尸八小時的不正當風氣,正打歪著。上古鄉下醫院欠缺,多數先長眠於自已家中,待棺入殮,然後移柩於祠堂。

柩」亦名「櫬」。一般達官貴人選擇棺木非常用心。精挑細選、美上求美的俗尚、一絲不苟。這種大手大腳,揮金如土,不值摹仿。

      人還生龍活虎、活蹦亂跳、有血有肉,異想天開,先製棺等死,棺材裡面沒有尸體,棺蓋封釘,這種模擬不叫「棺材」,亦不稱「柩」,而曰「福壽」,簡稱為「壽」,祈求洞天福地,個個子孫將來都如孫悟空這樣的仙猴。

      這種玩味祇有二種人沉迷其中,玩世不恭,不拘禮法;第一類人是尸居餘氣,人軀

殼尚在,僅存餘氣,比死人多一口氣,等待壽終正寢;第二類是富商權貴,年高六十以上

,健步如飛,沒有疾病,旨在炫耀權勢。這玩物喪志的玩意兒千奇百怪,令人目瞪口呆。

      製「壽」的程序非常講究,馬虎不得。先至擇日館挑選良辰吉日,聘班門大斧技藝

巧匠精新製作,細針密縷,需時二星期,製畢用漆塗刷,滴水不漏。「壽」外面繪龍畫鳳

,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給。

     「壽」製作完成,以大紅彩綢整「壽」封裏,外面貼個大「壽」字,再移「壽」豎立於祖祠備用。

     「槨」指棺材外套棺:小棺材外面套一大棺材,比較堅固耐用,防盜防水。一般埋入地下都設有外套棺,地上直接裝進墓穴。這裡外套棺是用洋灰,鄉下採用木材製成。

     「尸解」喻以修煉成仙的人,遺棄其形骸而做仙去。

     「迎尸」形容上古在祭祀時,用活人代表死人的神主接受祭祀,猶如尸位素餐;只受享祭一桌菜餚。

凡事小心求證,深入了解真相,不要隨波逐流,人言亦言,構成佞人馳騁,苟合求媚於俗世。

Hits: 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