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 3. 分析學生流失 (三之三)

分析學生流失   (三之三)

人非生而知之,誰能無惑;以惡言而譏人,銳如斧

                                                        洪   文

華校辦學者如想改革制度,而力不從心,心裡想做,力量不夠,社會賢人眾多,投鞭於江,足可斷流。事在人為,單極之綆足可斷杆。   

懇請華僑學校聯合會,華教中心,學校辦學者正視這個燃眉之急的流失問題,從基本制度手改革,恩澤貧寒子弟。這個改革惠而不費,銖兩不移,不費分毫,易如牛刀割雞,其乃治本之道,不然會勢若火之燎于原

宗親會, 校友會,學生流失基金會的貧寒補助金, 雖能積沙成塔, 積水成淵, 集

腋成裘,然學生流失數萬。一缺十求,昔非今比,誠過去不是現在所能比得上,尤以一杯水

,救一車薪之火。今昔懸隔,眾擎難舉,費而不實,錢不貲而惠微,於事少補,事倍功半,

不妨三思而行。

      天下事沒有難易之分, 只有為與不為之別, 為之難亦易, 不為易亦難, 凡事謹慎穩重,遇事考慮。

有些文人作者動輒貶視學生 學力淺薄」,苛責學生「連寫一簡訊都不」。一貶利如刀斧, 損人於無形。 現在科學一日千里, 科技日新月異, 譬如電腦, 手機,平板電腦I PAD,平板手機I PHONE, 平板樂機I POD, 這些技術, 青年學子一旦手操作, 深入淺出, 宛若庖丁解牛, 得心應手。 這種技藝,三尺童子皆知之, 百歲老人獨盲然, 偶時還要移樽就教,文人切勿妄自尊大。

現在是科學時代,事有專長,人有專才。 老人有賊公計,童子有狀元才。很多事情老的不懂少的懂。 不要以古非今,用古人古事,非難今人今事。這種借古諷今的筆法,實在太過偏激。文人作者盡量節制鄙視學子,多勉勵苗裔,後代子孫,功德無量。

我參加愛心十大優秀青年學生與孔德十大優秀孝子學生的頒獎典禮,目睹這些優秀青年代表上台演講的風采:仰頭挺胸, 鎮定自若,目光四射,不注講稿,聲音之長短、高低、快慢的聲調一室生春,令人印象難忘。

這些青年代表台上演講讀音準確,咬字清楚,儀容文雅,風度泰然,都是本地老師苦心孤詣,春風化雨中,指導有方以致之,台下觀眾多有自感弗如。

人非生而知之,能無惑,人的智識才能是靠後天努力「學」來的,「問」來的,不是一生下來什麼都懂得,中庸之道「人一能之,己百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祇要堅強,多學多做,也能成功。手摸胸口自問,你我皆然,無一例外,故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寫文章戒以管天,以蠡測海忌臨直突,只見煙,不知徒薪。不要以一句學生學力淺薄而口誅筆伐,此非沃苗抽,而是苗助長。不要以一根舵竿掃倒一船人

      附此一筆,多位青年學生向我吐心中怨語,指摘少數副刊、論壇、娛樂的編輯屢用一句將擬投稿文章誣以「上網抄襲羞人詞語,譏笑投稿人。此批青年學生憤憤不平,對這些文人這種心高氣傲,盛氣凌人的態度,深感憎惡。我心直口快代為辯說,這些少數編輯也是滿腹經綸,高人雅士之輩,不是附庸風雅庸俗之人,不會口出俗言庸語,否則豈非掩耳盜鈴,「譏人自譏」,自覺行穢?然彼等學生言之鑿鑿,讓人不得不信!以言傷人者,尖銳如斧;說話要小心,操詞要謹慎,避免以辭害意,不要隨便出口傷人。古人誡言「利刀割瘡尤可合,惡語傷人氣難消」,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戒以心度心,以情度情。

不管學生指摘的虛實如何,「有則改之,無則勉之」,這是聖人之道,君子之德,亦是古人所慎,不妨做晨鍾暮鼓的哲言,共同勉之。

Hits: 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