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 1. 分析學子流失 (三之一)

分析學生流失  (三之一)

學校不念戒奢以儉,無異以伐根而求木茂

  文

由報刊讀到多位專欄作家憂心忡忡,先後以翰墨大聲疾呼注視「學生大量流失」、「老師短缺」、「為華教擔憂」、「學力淺薄」,這種嘔心瀝血,警惕良言的文章,文辭高妙,真可謂一字千金。

      這些名聞遐的資深優秀專欄作家有資深教育家報刊編輯,為流失學生奔波呼救的專欄作者都是大處著墨,意在題真,確為有用文章。但念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浚,流必塞。論事不能膚淺淺嚐輒止,無濟於事。文章亦然、貴載人之行、傳人之美、記事之切。凡事遐想,不可不慎。

      為深入瞭解這個觸目驚心的「學生大量流失」、「老師短缺」的真正情形與因果關係,我參加今年三月數家大型學院幼稚園、小學中學畢業典禮,發現「流失短缺這二個問題自相矛盾,表裏不一。既然學生大量流失」,老師就不該短缺」,抵觸物體「平衡定律

      一家大型華文學院本年度小學畢業生有七班,中學五班;這五班中,三班各三十三人,二班各三十七人,共一百七十三人。記得十多年前,學生還沒有流失,每班編制各六十人左右,如依此例編制,一百七十三人可併為三班,削減二班,可降低學費41.6%,加上節省二班課室冷氣費用﹝上課教室照裝冷氣,不受影響﹞及老師薪金,學費大約減少一半。那個時候,每屆中學畢業生十班至十一班,現在的二倍,老師尚不短缺。為什麼今日這樣逆轉呢尋根究底,就是沒有追本溯源,尋行數墨,只注重表面,不名義理,標榜班數以掩瞞生數,宛如吞棗不嚼,所以不辨滋味。

      如以六十人編排計算,不只降低學費一半,又儲存二班教學老師備用。另家學院有幼稚園十一班、小學一年及二年級各十班、三及四年級各九班五年級八班六年級七班中學一年及二年級各八班三年級七班四年級五班,共八十一班。每班平均都是三十五人左右如以每班六十人編排,班數可減少三十四班,省41.6%學費,加上三十四間教室冷氣電費、老師薪金全菲一百三十一家華文學校,試計可節省多少?琴瑟失調,當改弦更張,制度不對,就應該糾正錯誤,不要敷衍塞責,不要草率且。這樣老師就不會短缺,學生也不會流失。

      我再親身訪問一家中型天主教創辦的華文學院,其幼稚園有十一班、小學一年級,二年級及三年級各六班四年級七班五年級六班六年級七班中學一年級至三年級各五班,四年級四班,共六十八班各班生數編排四十人,如以每班六十學生編排,可以減少二十三班,省33.3%學費,二十三間教室電費及薪金,儲剩老師百人

一位中學二年級學生證實他讀小學一年級時,每班生數都是六十人,現在他的班中祇有三十五人。如以往例每班編排生數六十人,各校依照相似類推,以一推百,節省費用不知凡幾,多得不可計算。教學老師亦可儲剩數百人,這樣還要聘任志願老師嗎?一勺水可知大海味,通過部份便可推知事物的整體。

      菲律濱教育部沒有明文規定每班生數,更沒有規定學校教室裝置冷氣機。我亦訪問菲校多位現職老師,證實其班生數都編列六十人左右,全部採用電扇,不裝冷氣機,學生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人貴反躬自省,尋出自己言行的不妥之處。

      邵建寅教授四月參加門大學主辦海外教學論壇」,赴會者百人,都是遠見卓識,深謀遠圖之士。南洋學者向邵教授證實南洋一帶生數都編制每班六十人左右,學生也沒有流失。

邵先生是一個教育家,任職默默耕耘,對己是一分耕田,一分收穫;對人是先耘人之田,後才顧到自己,所以許多教育學者向他借鏡,他誠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風範,令人敬佩

      南洋一代的有識之士行事先有成竹在胸,畫竹先有竹形,早有準備,遇事鎮定自若,所以學生沒有流失。反觀這裏華文學校辦學是背本趨末,輕重倒置,又不思背城借一的策略,取長補短的決心,恰如「手挈空瓶毷氉」。不足以振聾發聵,起不了教化之功。

      一位學生說老師曲不離口,常以一句「班中學生太多,時間就不師生課時問答」,這樣振振有辭的說法,令人不敢。見仁見智;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對事物的看法隨個人的經歷,觀察角度不同而互異。人貴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古人說得妙見兔喚犬,未為晚亡羊補牢,未為遲,學校董事會,董事長,校長,教務主任,不妨三思。

Hits: 4316